基坑變形監測最后提交成果及成果表達
基坑變形監測最后提交成果
基坑變形監測是多周期重復性觀測,原始觀測資料數據量大,數據處理和成果解譯過程復雜,為了獲得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將數據綜合整理分析,使得變形成果表達既概括直觀,又能反映變形的本質和特征。
基坑變形監測工程項目應提交下述綜合成果資料:
(1)技術設計書和監測方案;
(2)基坑變形監測網和監測點布置平面圖;
(3)標石、標志規格及埋設圖;
(4)儀器的檢校資料;
(5)原始觀測記錄資料(手簿或電子文檔);
(6)整理之后的各類觀測成果表;
(7)控制網平差計算及成果質量評定資料;
(8)基坑變形監測數據處理分析和預報成果資料;
(9)變形過程和變形分布圖表;
(10)基坑變形監測技術總結報告。
基坑變形監測成果表達
基坑變形監測的成果可以使用文字資料、數據表格、圖形圖像等形式來表達。成果表達最重要的是正確性和可靠性,其次才是表達的邏輯性和藝術性。在正確、可靠的前提下,結構的嚴謹、流暢的文字描述、恰當的圖形結合則顯得十分重要。
文字報告是變形成果表達中比較詳細的材料,其中應該有比較詳細的分析、評價、結論和建議。報告可以包含如下方面:
(1)工程概況;
(2)測點情況;
(3)數據整理;
(4)測值變化規律與特征;
(5)簡單的計算分析結果;
(6)發展趨勢與預測;
(7)比較和判別;
(8)評價與建議。
數據表格是一種最簡單的表達形式,用它直接列出觀測成果或由之導出變形。表格的設計編排應清楚明了,如按建筑階段或觀測周期編排。變形值與同時獲取的其他影響量(如溫度、水位等數據)可一起表達。
圖形表達直觀方便,形式也豐富多彩。圖形主要包括變形過程圖、變形分布圖、變形相關圖等。圖形表達的形式取決于變形的種類和研究的目的,還要滿足業主的要求,應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具有特色的表達形式。在圖形表達中,比例尺的選擇十分重要,變形體的比例尺與變形的比例尺要選配得當。若有多種圖混在一起,其比例尺應統一。對于多周期觀測,要考慮圖形的增繪,使用的顏色和符號要有助于增強圖形顯示效果,圖中的信息應完整。例如下圖的水平位移觀測過程線圖
引起變形的原因很多,對變形機理的解譯也需要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在基坑變形監測數據處理及分析過程中,測量人員需要與工程及水文地質人員、建筑結構設計及施工人員一起研討,共同分析建筑物變形的原因與機理、變形的速度和趨勢,從而得出變形體的變形特征、變形產生的原因及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對基坑變形監測的解釋與變形體的性質和監測目的有關,需要解答下列問題:
(1)基坑變形監測的目的:變形體安全運行監測,科學研究檢驗設計理論和優化設計方案;
(2)分析引起變形體變形的內因:荷載變化、基礎類型、結構類型、應力變化等原因;
(3)分析引起變形體變形的外因:溫度、氣壓、水位、滲流、風振、日照等原因;
(4)根據建筑物的變形特征建立各種類型的變形分析模型;
(5)在不同荷載情況下,對變形體的變形模型做檢驗驗證;
(6)結合變形分析結果,提出工程變形安全整治的相關措施。
如果基坑變形監測的目的是監測變形體的安全運行狀態,則需要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及施工技術后一段時間內持續監測并分析其結果,通常是通過實測變形值與安全警戒值比較來判斷。
如果基坑變形監測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所建立的數學模型,通常要將實際監測變形值與模型預測的變形值進行比較,若結果相差較大,則要改變模型參數,對模型方案加以修改。
如果基坑變形監測的目的是為了驗證建筑物設計理論,通常要將實際監測變形值與設計預估變形值進行比較,若結果相差不大,則說明設計方案合理可靠;反之,則應修改相關設計參數,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
版權保護: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創,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sugar-ind.com/bianxing/152.html
- 上一篇:建筑物傾斜觀測方法詳細分析
- 下一篇:教你如何快速計算水平位移
相關文章
- 2018-12-08·基坑變形監測的巡視檢查有哪些內容
- 2018-12-03·基坑變形監測什么時候開始監測最合適?
- 2018-10-30·深基坑變形監測技術方法
- 2018-08-20·基坑變形監測點位如何做好保護和恢復工作
- 2018-08-21·基坑變形監測資料如何進行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