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觀測方案技術設計如何實現
沉降觀測,指對被觀測物體的高程變化所進行的測量。民用建筑物沉降觀測通常采用精密水準儀及銦鋼水準尺進行,也可采用電子水準儀進行二等以上精密水準測量。觀察時應使用三固定原則:固定測量儀器,固定觀測人員,固定觀測路線。每次觀測均需采用閉合水準測量方法,并當場進行水準閉合差檢查工作。同一監測點的同一周期的往返觀測差高差不得大于1mm,水準測量應采用閉合水準測量法進行。本次以山東東營海科花園沉降觀測為例,分析民用建筑物監測過程設計,研究沉降監測結果。
工程概況
本沉降觀測工程共涉及6幢高層住宅樓,其中3棟樓為25層,1棟為28層,1棟樓為24層。該安置小區內6幢新建住宅樓地基基礎的高程相差較大,造成實際觀測路線高低起伏,再加上6幢新建住宅樓同時施工,施工場地內材料堆放密集,施工便道狹窄,施工車輛進出頻繁,這些客觀因素給高程基準點及變形點的埋設、水準路線的選擇以及水準測量的外業觀測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
山東東營海科花園沉降觀測技術設計
1 監測等級選擇
按《建筑物變形測量規范》(JGJ8—2016)中有關建筑變形測量的級別、精度指標及其適用范圍的規定,結合本項目中山東東營海科花園的地基基礎情況,經多方商討,確定本沉降觀測工程的級別為二級。
2 變形監測點位設計
2.1 基準點設計
本沉降工程計劃埋設3個高程基準點,同時埋設1個工作基點。高程基準點和工作基點位置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高程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應避開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線、倉庫堆棧、水源地、河岸、松軟填土、滑坡地段、機器振動區以及其他可能使標石、標志易遭腐蝕和破壞的地方。結合本工程擬采用天寶DINI03數字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的實際情況,高程基準點及工作基點還應該避開電磁場的干擾。高程基準點應遠離建筑物沉降影響區域,適宜于長期保存的地方。工作基點與建筑物的距離要適當、便于對變形點進行觀測,同時要考慮工作基點位置的相對穩定。高程基準點、工作基點之間宜進行精密水準測量。
2.2 變形監測點設計
本工程布設的56個沉降觀測點均采用墻上(或稱柱上)水準標志。沉降觀測點安裝埋設步驟如下:
(1)使用電動鉆具在選定建筑物部位鉆直徑18mm、深度約170mm的孔洞;清除孔洞內渣滓,注入適量清水養護;
(2)向孔洞內注入適量攪拌均勻的植筋膠(或結構膠);放入觀測點標志;
(3)使用植筋膠(或結構膠)回填觀測點標志與孔洞之間的空隙;養護15天以上。
沉降觀測點的埋設質量要能夠保證其在整個沉降觀測期間牢靠穩定,易于聯測,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以避免受到如高空墜落物等意外破壞,從而保證沉降觀測數據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變形監測過程設計
1 觀測周期
根據《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16)規定以及業主單位要求,山東東營海科花園6棟樓沉降觀測工程在垂直位移監測基準點埋設穩固后進行第1次垂直位移基準網觀測工作,半年后進行第2次垂直位移基準網觀測工作,進行最后一期沉降觀測工作時,再進行第3次垂直位移基準網觀測工作。因此,本項目垂直位移基準網的觀測次數為3次。
1#樓、3#樓、4#樓、6#樓修建至±0.000時進行首次(即零周期)沉降觀測工作,以后施工期間每加載5層觀測一次,至主樓封頂(修建至25F時)時需觀測5次,竣工后一年內觀測4次(每季度觀測1次),共計觀測10次。2#樓修建至±0.000時進行首次(即零周期)沉降觀測工作,以后施工期間每加載5層觀測一次,至主樓封頂(修建至28F時)時需觀測6次,竣工后一年內觀測4次(每季度觀測1次),共計觀測11次。5#樓修建至±0.000時進行首次(即零周期)沉降觀測工作,以后施工期間每加載5層觀測一次,至主樓封頂(修建至24F)時需觀測5次,竣工后一年內觀測4次(每季度觀測1次),共計觀測10次。在觀測過程中,當建筑物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與甲方協商是否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觀測。
2 觀測數據處理
(1)對基準點觀測和變形點觀測的各項原始記錄,應及時整理、檢查和歸檔。
(2)對每次觀測的數據應用同一種軟件、同一標準、同樣的參數等相同的條件進行處理。
水準測量高差觀測值的改正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在本項目變形觀測項目中,水準測量所測高差不進行水準標尺長度誤差、正常水準面不平行等改正。
(1)、本項目作業范圍很小,正常水準面不平行改正很小、水準標尺長度誤差改正較小;
(2)、在本變形觀測項目中,保證每次水準測量使用相同的儀器和設備,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 故水準標尺長度誤差改正、正常水準面不平行改正等改正值在每次觀測中的影響是相同的,故在本項目中不進行改正;
(3)、為減少數據處理流程,加快數據處理進度,提高數據處理和成果提交時效。
3 變形數據計算
(1)變形觀測應利用穩定的基準點作為起算點。
(2)基準點解算采用南方測繪公司“平差易2002(Power Adjust 2002)”平差計算軟件進行嚴密平差計算。
(3)垂直位移觀測的解算采用南方測繪公司“平差易2002(Power Adjust 2002)”平差計算軟件進行嚴密平差計算。
4 變形測量成果
(1)技術設計書;
(2)工程平面位置圖及基準點分布圖;
(3)沉降觀測點點位分布圖;
(4)沉降觀測成果表。
(5)時間—荷載—沉降量曲線圖;
(6)標石、標志規格及埋設圖;
(7)儀器檢驗與校正資料;
(8)技術報告書。
5 監測數據成果表
經過9個周期觀測,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每增加5層高度,增加沉降觀測一個周期,利用監測數據成果,繪制沉降觀測曲線圖,如圖1;
經過沉降監測數據統計分析得出結論,最后100天沉降量小于0.02mm/D,符合民用建筑物沉降觀測規范的穩定標準。
版權保護: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創,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sugar-ind.com/jishu/59.html
- 上一篇:大型煙囪傾斜與沉降觀測分析
- 下一篇:某地鐵明挖深基坑變形監測技術
相關文章
- 2019-04-12·沉降觀測數據分析如何按步驟進行
- 2019-04-02·建筑物沉降觀測精度提高方法和措施
- 2019-03-14·沉降觀測曲線異常數據分析
- 2019-03-04·講解兩種橋墩沉降觀測方法
- 2019-03-01·五種需要進行建筑物沉降觀測的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