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點如何利用建筑變形分析系統進行修復
沉降監測較其它測量任務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周期性和經歷若干周期的長期性。一般監測任務都要經歷幾個到幾十個觀測周期,有的甚至要長期監測。在漫長的監測過程中,難免出現沉降點標志被破壞,或對監測對象的某個特殊部位進行重點監測而新增加沉降點的情況,沉降點的增補與修復就是為此而引出的。
增補:在沉降監測過程中,根據監測需要,新增加的沉降點,叫沉降點的增補。體現在觀測數據上,就是該沉降點的首期觀測日期比該監測對象的首期觀測日期晚。由于首期觀測日期不一致,在ST3.81以前的版本中,就無法計算該點始于監測對象首期的累計沉降量,以至于在報表中,累計沉降為“----”。
引入增補概念后,累計沉降量的計算將從各個沉降點的首期觀測開始計算,不會出現無法計算累計沉降量的情況。對于增補的點,將在報表的[沉降點名]、[累計沉降量]或[備注]欄標注“增補 * ”,予以提示,其中的 * 是該點沉降計算開始期的期號或日期(根據報表相應欄目的寬度)。
修復:在漫長的沉降監測過程中,沉降點標志被意外損壞,根據監測需要,需在相應位置重新布設沉降點,使沉降監測得以延續,即沉降點的修復。注意:修復是為了使該部位的沉降監測得以延續,否則,這個重新布設的沉降點就只能算是“增補”了。
我們知道,累計沉降量為沉降點觀測期間各個期的期沉降量之和。對于修復的沉降點,被中斷的是從損壞到重新布設這段時間內的沉降量,計算出這個沉降量,累計沉降量就得以“累計”,該點的沉降監測才得以延續。
系統中,在沉降點屬性欄設置了用于修復沉降點的“修正本期沉降量”編輯框。對于修復的沉降點,在期沉降計算上,不再是兩期高程之差,取而代之的是經過修正的沉降量。
在報表中,將會在[沉降點名]、[累計沉降量]、[期沉降量]或[備注]欄標注“修復 * ”,予以提示,其中的 * 是該點修復的期號或日期(根據報表相應欄目的寬度)。
原則上,一經發現沉降點被破壞,就應立即重新補設沉降點標志,盡量縮短被中斷的監測時間,并通過臨時監測得到被中斷的沉降量,也可以從監測對象的平均沉降或修復點附近沉降點的沉降推算被中斷的沉降量。
顯然,修復只是一種補救措施,因為無論如何也不能百分之百地恢復被中斷的沉降,這里的“修復”也只是沒辦法的辦法。工作中還是要注意保護沉降點標志。
版權保護: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創,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sugar-ind.com/ruanjian/209.html
- 上一篇:沉降觀測數據分析報告如何全自動生成
- 下一篇:沉降觀測軟件哪個比較好
相關文章
- 2018-06-25·如何把沉降觀測點布設圖導入建筑變形分析系統